不仅仅是“防晒”:解密灌浆料高温施工的底层
来源:未知 日期:2025-09-28 阅读()
高温对灌浆料的影响是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叠加。理解其内在机理,才能更科学地指导施工,并从材料源头上解决问题。
高温带来的核心挑战与机理分析
1. 水分蒸发过快:
高温和强风会加速拌合水的蒸发,导致可用于水泥水化的水量不足,水化反应中止,强度无法发展。
表面失水过快会导致塑性收缩,产生表面皲裂。
2. 工作性损失加速:
温度升高会大幅加快水泥的水化反应速率,导致灌浆料的坍落度/流动度损失加快,凝结时间缩短。可能还没浇筑完毕,材料就已变得干涩,无法自流平填充密实,从而形成缺陷。
3. 温差应力与开裂:
灌浆料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热量,在高温环境下,内部温升更高,与外部冷却后的表层、或与已冷却的混凝土基础之间产生巨大温差,进而引发温度应力,导致开裂。
材料选择
1. 缓凝功能:
优质的高温型灌浆料会添加高温缓凝剂和高效保水剂。它们能有效抑制水泥在高温下的快速水化,保证足够的可操作时间,并且能锁住水分,减少蒸发。
2. 高稳定性与抗离析性:
即使在高温下经过长距离泵送,优良的配比也能保证材料均匀不分层,确保最终硬化的整体性和强度一致性。
3. 低水化热或高抗裂性:
一些高端产品会通过掺入优质掺合料来降低早期水化热峰值,减少内外温差。
掺入抗裂纤维是极为有效的手段,纤维能在灌浆料内部形成均匀的三维支撑体系,有效抵抗塑性收缩和温度应力,防止裂纹的产生与发展。